问:为什么Joybee120的实际使用时间不如用户手册标称的使用时间长?
答:Joybee120的电池标准使用时间为15~16小时,这是以中等音量播放mp3音乐来计算的。因为音量的不同,对于最终的使用时间是有较大影响的,如果有使用到其它如FM收音,播放WMA格式音乐,打开背光或是开启了某些音场特效等功能,因为这些功能耗电量较大,实际使用时间也会有一定缩短。
问:为何Joybee在我的电脑里实际显示的容量和标称容量不一样?
答:这是因为,Joybee采用的是普通的闪存来存放文件,存储设备制造厂商在标称存储容量时所使用的进制为1000为1K,而操作系统因为采用二进制的关系,格式化后软件占用空间时进制为1024为1K,这样就会令使用时的存储空间看起来比实际的要少。
比如:
存储厂商的标准:1MB=1,000KB 1KB=1,000byte
操作系统的算法:1MB=1,024KB 1KB=1,024byte
存储厂商的标准:128MB=128,000KB=128,000,000byte;
操作系统的算法:128MB=131,072KB=134,217,728byte;
关于容量问题那是正常的:128,000,000÷1024÷1024=122.0703(MB);而且在分区和格式化后,系统会在硬盘上占用一些空间,提供给系统文件使用,所以操作系统显示的总容量和标称容量存在差异这是一个正常现象。
问:为何我的Joybee120无法显示“第几首歌/全部曲目”等信息?
答:考虑到产品的整体通用性,Joybee120的使用说明书是以英文版的固件为例进行解说的,其中在屏幕上会有“第几首歌/全部曲目”等两行信息。但实际上,目前国内所销售的Joybee120均采用简体中文版的固件,而因为汉字是方块字的缘故,完整显示时所需要的液晶像素点远高于英文字母,所以在Joybee120小巧的液晶显示屏上,只可以显示汉字的歌名等一行信息而无法再显示“第几首歌/全部曲目”等信息。
问:为何我的Joybee120“初始化”的时间那么长?
答:您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1.如果Joybee有配合Q-Music使用过,会在Joybee中产生一个benqply.uni的播放列表文件,此文件是用于制定Joybee中MP3歌曲的播放顺序。如果您不需要配合Q-Music使用,也不需要使用到播放列表,请将此文件删除,这样就可以正常开启Joybee。
2.经常性读写操作后,会使Joybee中的存储数据产生碎片,而开机时Joybee会读取全部的内存资料,这些碎片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开机速度。请使用随机光盘上的驱动程序(只能使用此程序,不可使用Windows系统的格式化功能)对Joybee进行格式化操作,这样可以恢复Joybee的正常状态。
问:为何已复制了MP3歌曲,但Joybee120开机却显示“没有文件”?
答:对于这种情况,一般是MP3文件本身的问题或是操作方面的问题,您可以用以下的方法去解决:
1.请确认您的文件是否有缺损并且是否为Joybee可支持的文件类型(标准的MP3和WMA格式),可以先再电脑上播放试试,假如方便的话,您也可以自己用CD压几首128kbps的标准MP3复制到Joybee里面试试;
2.可能您的Joybee当前文件夹为录音文件夹,而此文件夹中的文件已经被删除导致,按Menu(菜单/开关)键,选择模式切换,切换到WMA/MP3播放模式,机器里的音乐文件就会出现。
问:为何我的Joybee120在播放时发现缺少了部分歌曲?
答:一般来说,导致该问题发生的情况及相应的解决方法有如下几种:
1.请确认您所缺少的文件是否有缺损并且是否为Joybee可支持的文件类型(标准的MP3和WMA格式),可以先再电脑上播放试试,假如方便的话,您也可以自己用CD压几首128kbps的标准MP3复制到Joybee里面试试;
2.可能是在往Joybee中复制歌曲的时候数据传输被意外中断,导致文件本身缺损所致;请先删除该文件或格式化Joybee之后重新将该歌曲复制至Joybee;
3.您可能先使用过Q-Music往Joybee里复制歌曲,而后又使用“我的电脑”或“资源管理器”等Windows系统方式直接往Joybee里复制过歌曲,这样的结果就是您在播放时Joybee无法找到您通过Windows直接复制进去的歌曲,这时,您可以将所有歌曲都用Q-Music进行复制,或是格式化您的Joybee然后全部使用Windows系统直接复制。
问:为什么Joybee100和电脑连接后找不到移动磁盘?
答:请确认您的Joybee100在连接电脑的时候没有插上耳机。因为Joybee100在插上耳机后会自动从优盘状态切换为MP3随身听状态,而这时是无法在“我的电脑”中出现盘符的。如果是这样,您只需要取下耳机即可 。
[1] [2]
(出处:http://www.sheup.com)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