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脑海里经常能浮现出与那些没有为数据备份的用户对话时的情形。他们的脸上写著沮丧、愤慨的字样,问他们某些问题时,还会显出一脸茫然的样子。与他们的对话通常是这样的:
“我想我的一些数据可能丢失了”
“你上次备份是什么时候?”
(沉默)“对不起?你是在和我说话么?”
“对呀。”
“哦……应该是最近吧。可能是上个月,要么就是6个月前?”(我们两个对著没有动静的电脑一声不吭,气氛显得很是尴尬)“难道我之前应该备份么?难道电脑不是自动备份么?我需要点击什么?没人告诉我呀。你能不能搞定它?”(这时候他们一脸无辜的样子。)
在电脑给用户造成的种种不幸中,没有备份是最常见的诱发原因。软件开发商赛门铁克(Symantec Corp.)委托他人所作的一项调整显示,90%以上的电脑用户在电脑上存储个人数据,有接近25%的用户在过去6个月中曾经丢失过个人数据。
备份涉及到以下几个要素。首先,要有以防万一的意识。只有那些之前曾经历了严重的数据丢失的人才能意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在此之前,大多数人始终一厢情愿地认为数据存在电脑里会安然无恙。但是,噩耗可能突然而至,例如,回到家之后电脑不翼而飞了,或者拒绝运转了,或者被屋中的大火烧得面目全非了。在这之前,这些人往往认为数据丢失一般只会发生在别人身上。但信我一句:这种事也会发生在你身上。
问题出在哪里呢?一切设备都有失灵的时候,硬盘也不例外。可能是老化了,可能是赶上质量不佳的硬盘了,还有可能是遭到病毒攻击了。电压骤升、闪电、水灾、火灾,这些都可能造成硬盘不能运转。还有可能是因为在你小憩的时候,你18个月大的孩子试图把钉子敲进你的笔记本电脑里。清理垃圾文件时,你也可能一不小心就把有用的数据删掉了。还有被偷窃的危险,例如,有一次在我吃饭的时候,一个窃贼进入了我的办公室、拔掉了所有的周边设备,大摇大摆地把我的笔记本偷走了,临走之时还不忘笑嘻嘻地向我的同事打个招呼。别不信,这是真事。
因此,还是记住防患于未然这一点吧。
备份的另一个要素在于管理。如果你都不知道文件放在哪里,自然就无法为其备份。因此,你必须知道哪些文件是重要的以及这些文件放在哪里。这不仅涉及到mp3音乐文件和照片,还包括你的Outlook信函、通讯录、浏览器收藏夹、Office文档以及聊天工具的对话记录。
第三个要素是规划。你需要考虑一大堆东西:如备份什么,如何进行备份,需要用到哪些软件;你准备把数据备份到哪里,是放到外置硬盘、CD、DVD、网上,还是U盘里面;每隔多长时间备份一次;如果不选择通过网络进行备份的话,那么把存储了备份信息的磁盘或驱动器放在哪里。
什么才是进行备份的最佳途径?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我将逐一点评每种备份方式的利弊,但我的建议是最适合你的才是最佳的途径。如果担心你的房屋可能遭遇不可抗力的破坏,那就不要把存储备份信息的设备与原始数据放在同一座房子里。如果上网速度缓慢,就不应采用网络备份的方式。如果只有为数不多的文件需要备份,那么一个小小的U盘或许就能胜任。如果不光需要备份现有的数据,还需备份原先的数据,那么建议你考虑把数据备份到DVD或CD里面。我的建议是不妨采用一数据多备份的方式。不要仅仅只依赖于一种备份方式,因为什么东西都有靠不住的时候。光盘可能出现破损、硬盘可能停止运转、网上备份服务可能出现故障,总而言之,要么坏了,要么彻底完蛋了。最好用两种不同的方式对数据进行双重备份。
应把备份信息保存在哪里?尽量不要把它放在电脑附近。不论什么存储媒介和设备,都应在上面做清楚的标记,然后放在一个深色的橱柜里面,最好能放在一个防火的盒子里面。不要用普通的笔而应用专门的标签笔在光盘上面做标识,因为普通笔的墨迹容易褪去,然后把光盘放在专门的盒子里。
最后一个要素是习惯。如果没有养成勤备份的良好习惯,你的数据仍然存在巨大的隐患。比如说,当发生数据丢失的重大事故时,你虽然有一份备份,但备份的是6个月以前的信息,这意味著你保留的可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信息,最重要的信息却没有保存在来。我建议每周备份一次。
[1] [2]
具备了这些要素,你也可以成为一位备份高手,再也不会因为丢失数据而可怜巴巴了。祝你好运。
(出处:http://www.sheu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