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随着一浪高过一浪的硬盘降价潮,大容量(80GB甚至120GB)、高转速(7200 rpm)硬盘的优秀性价比对新装机的朋友格外具有亲和力。并且,现在的新硬盘都加入了S.M.A.R.T的自动侦测技术,以便在硬盘发生致命故障前发出先兆让用户从容地备份重要的数据,有了这个“保护伞”好像我们使用硬盘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但是这都是针对正常使用硬盘的情况而设计的。现实中,新手们在硬盘的日常使用中往往存在各种误区,看似种种不经意的操作就可能严重影响硬盘的寿命,甚至使硬盘突然“牺牲”,宝贵的文件或数据毁于一旦。因此,新手朋友们非常有必要了解硬盘操作和使用的种种误区,正确的维护和管理硬盘,从而使其忠实的为我们“服役”。
非正常或频繁的开关机是硬盘的大敌
虽然现在的主板和电源都采用了ATX的板型设计支持程序软关机,但是软关机需要关闭一系列正在运行的程序操作,而由于各种操作系统与不同芯片组和主板的厂商设计之间往往存在兼容性和BUG,导致Windows 在执行软关机的时候经常出现死机。此时,新手经常出现的误操作是强行切断电源,这时工作中硬盘的复位动作尚未完成,这很可能会使磁头与盘片摩擦而造成硬盘的物理损伤,如出现不可修复的坏道。
正确做法:如果软关机出现死机故障,应该按下Reset键,待系统重启进入系统后再执行关机操作,虽烦琐一些但是保障了硬盘的安全复位。
另外就是系统出现一些小故障的时候频繁的开关机。比如由于内存或显卡未插牢而出现电脑开机无显示的时候,好多人就只埋头搞定看到的问题:频繁开关机,插拔各种板卡,根本没有顾及到一次次按下电源后硬盘的呻吟声——刚刚开机几秒钟,硬盘正在初始化,磁头处于高度的敏感状态,频繁开关机使硬盘在很短的时间内反复受到的电流的冲击,发生故障的几率会大大增加。
正确做法:排除硬件故障时先拔下硬盘电源线,等故障修复后接回。
恶劣的工作环境是硬盘的潜在“杀手”
灰尘、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和湿度、强磁场都对硬盘构成了潜在的威胁。首先,灰尘对硬盘的损害是非常大的。在灰尘严重的使用环境中,硬盘很容易吸附空气中的灰尘并积累在硬盘的内部电路和元器件上,严重影响元器件的散热;而灰尘还会吸收水分腐蚀硬盘内部的电子线路,易使硬盘产生各种莫名其妙的问题。因此必须保持环境卫生,最大限度减少空气中的含尘量,关机后最好能罩上防尘罩。
其次,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硬盘也会有负面影响。随着硬盘转速的提高,硬盘自身产生的热量惊人;再加上过于紧张的机内空间、双硬盘或磁盘阵列的构建,硬盘间的“亲密接触”使硬盘散热问题不容忽视。而过低的温度又容易使空气中的水分凝结在集成电路元件上造成短路。因此,采取购买体积较为宽松的立式机箱、适当加大两块硬盘的间距甚至加装硬盘散热风扇的措施,使硬盘保持在20~25℃是最为适宜的。
第三,过高的湿度会使电子元件表面上吸附一层水膜,氧化腐蚀电子线路造成数据读写错误;湿度过低又会使硬盘产生大量的静电,导致CMOS电路被烧坏。基于此,如果电脑长期闲置不用时,应定期给系统加电,靠自身的发热将机内的水蒸气蒸发掉。最后,作为磁介质的硬盘对强磁场非常敏感,因而尽量不要让硬盘靠近音箱、喇叭、电机和手机等强磁场,以免硬盘所记录的数据因磁化而损坏。
对分区进行的误操作易使硬盘“早亡”
由于Windows 版本的不同造成FAT16、FAT32、NTFS各种分区格式并存,不同的任务和系统使菜鸟们在转换分区格式面前蠢蠢欲动。更为可怕的是现在Ghost和PQ分区魔术师等软件能对分区进行随心所欲的操作——调整分区的大小、格式甚至隐藏分区;于是在没有弄懂一些基本概念前对硬盘的胡乱操作和不假思索的恢复,往往导致硬盘的分区表无法被任何工具识别。结果只好低格,如果也不懂行,很可能一块新硬盘就夭折在一位“无知而无畏”者的手里。
技巧提示:“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无论是新手还是老鸟,谁都不能保证自己的操作万无一失,尤其在对硬盘进行敏感操作时请一定先用第三方的软件或杀毒软件如KV2004备份好硬盘的分区表和引导区数据。
(出处:http://www.sheu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