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质量问题导致的故障 我们经常遇到的电脑故障,虽然无奇不有,但还是那几个重要的硬件,比如CPU、硬盘、内存、显卡、声卡、主板等。不过CPU本身的故障率在所有的电脑配件中是最低的,这与CPU作为高科技产品的地位、有着极其严格的生产和检测程序是分不开的,所以因CPU本身的质量问题而导致电脑故障的情况确实不多见。但有一种情况不容忽视,就是在计算机产品高利润的诱惑之下,一些非法厂商对微机标准零部件进行改频、重新标记(Remark)、以次充好甚至将废品、次品当作正品出售,导致了这些“超常规发挥”的产品性能不稳定,环境略有不适或使用时间稍长就会频繁发生故障,比如CPU、内存条、CACHE、主板等核心部件及其相关产品的品质不良,往往是导致无原因死机的主要故障源。而且CPU是被假冒得最多也是极容易导致死机的部件。比如Pentium II 233的CPU可能被Remark成Pentium II 266的CPU。所以在购买CPU的 r候。最好是购买「盒装」的CPU,「盒装」就是原厂包 b未拆封过的, K且附有保证书。被Remark的CPU在低温、短时间使用时一切正常,但只要在连续高温的环境中长时间使用其死机弊端就很容易暴露。使用Windows、3DS等对CPU特性要求较高的软件比DOS等简单软件更能发现CPU的问题。解决的办法就是参照说明书将CPU主频跳低1到2个档次使用,如:将166降为150、133或120使用。如果死机现象明显的减少或消失了,那么可以判断就是CPU有问题。当然也可以用交换法进行鉴别,更换同型号的正常CPU如果不再死机一般可以断定是CPU的问题了。
另外由于CPU的主频越来越高、高速Cache容量越来越大。因Cache出现问题导致系统运行不稳定的情况也在不断增加。尤其是部分Cache存在问题的产品,厂家会采用将其屏蔽后降级出售的策略,也给JS造假提供了机会,如果将屏蔽Cache打开的产品买到了手,不言而喻~CPU出现故障的几率就会大大的增加。因此,在运行大型程序的时候,如果计算机出现了系统不稳定或一些莫明其妙的问题时,在排除软件、其他配件及病毒的基础上,多留意一下CPU自身的质量问题吧!可进入主板BIOS设置,将CPU内部Cache暂时关闭,如果情况有所改善,那么CPU存有质量问题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此外,超频的危害大家应该是知道的,超频就会产生大量的热,使CPU温度升高,从而引发“电子迁移”效应,而为了超频,我们通常会提高电压,这样以来,产生的热会更多。然而我们必须清楚,并不是热直接伤害CPU,而是热所导致的“电子迁移”效应在损坏CPU内部的芯片。大家所说的CPU超频烧掉了,其实更加严格的讲,应该是高温所导致的“电子迁移”效应所引发的结果。为了防止“电子迁移”效应的发生,我们必须把CPU的表面温度控制在摄氏50度以下,这样CPU的内部温度就可以维持在80度以下,“电子迁移”现象就不会轻易的发生。另外“电子迁移”效应也并非立刻就会损坏芯片,它对芯片的损坏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肯定会降低CPU的使用寿命,如果你让你的CPU持续在非常高的温度下工作,可不是危言耸听——你的CPU距离报废的日子已经不远了。在这里提醒大家,不要过分的追求超频,因为这样做实在是没有多大意义,同时也是非常危险的。
2.转接卡及插槽引起的故障
虽然CPU本身故障率不高,但是与其相关的配件出现问题导致系统出现故障的可能性还是较大的。转接卡其实是Intel公司对处理器市场产品定位失误的过度产品,由于它的出现,给一些早期SLOT-ONE结构的主板带来了一些生机,能够使用一些更高频率的赛扬,不致于“无可适从”,比如现在不少朋友使用转接卡在老主板上升级图拉丁赛扬CPU。不过使用CPU转接卡并不是最好的方法,因为信号速度的改变有可能会导致不稳定的问题。虽然在测试中并没有发生任何问题,不过我们还是不能完全保证稳定。如果您用了转接卡,那您必须要关掉BIOS中的温度监控功能。因为转接卡上并没有特殊的热感应器,也不会传送温度信号。这一类的转接卡有许多种类,有些上面只有调外频的jumper,有些功能较齐全的,则多了调整CPU核心电压的功能。而如果转接卡出现质量问题,就会导致开机时无任何反应的故障。在电脑中耗电量最大的就是CPU,工作电流可高达数十安培,转接卡提高CPU所需的电能,相关的接点部位长时间工作在大电流状态下,容易在接点部位发热氧化从而导致接触不良。有些廉价转接卡,接点处没有镀金处理,此问题更易出现。遇到这种情况时,切断电源、打开机箱,拔下转接卡,使用无水酒精等清洗掉附在“金手指”等上面的氧化物,问题有可能得以解决。
再有,由于主板上的CPU接口为Slot 1,CPU通过转接卡垂直安装在主板上,如果是立式机箱,主板是垂直放置的,CPU又与主板垂直,长时间的重心向下,加上散热风扇的重量,很可能使Slot 1插槽内的簧片长时间变形而引起接触不良的故障。遇到此类故障,只有想办法试着使本已向下倾斜的转接卡恢复原状来解决了。如果您遇到主机电源风扇、CPU风扇转动,听不到自检音,也没有任何提示音,显示器电源指示灯亮,黑屏等此类现象造成的电脑不启动故障时,应避免维修时走弯路——请首先检查一下CPU或转接卡。
另外在安装Socket类CPU时,我们一定要小心谨慎——安装时要把 CPU按正确方向放进插座,使每个接脚插到相应的孔里,注意要放到底,但不必用力给CPU施压,然后把手柄按下即可固定。但如果遇到插槽质量不好,CPU插入时的阻力还是很大的,所以大家在拆卸或者安装时要注意保持CPU的平衡,安装之前要仔细检查一下针脚是否有弯曲的,不要使用蛮劲压或拔,否则就有可能折断CPU针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要知道,一旦出现CPU针脚弄断的问题,一般用户自己是很难处理的,而且对于这种故障经销商也不会负责更换,不过可以送到专业维修点,通过特殊的焊接处理,是有可能修复的。
3、工作温度及散热问题
随着工作频率的提高,CPU所产生的热量也越来越高,功率消耗已近百瓦特。CPU是电脑中发热最大的配件,如果你的散热器散热能力不强,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发掉,CPU就会长期工作在高温状态下,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CPU如果其核心工作温度过高就会产生电子迁移现象,同时也会造成计算机的运行不稳定、运算出错、死机等现象甚至烧毁CPU,严重危害资料安全,如果长期在过高的温度下工作就会造成CPU的永久性损坏。CPU的工作温度多通过主板监控功能获得,而且一般情况下CPU的工作温度比环境温度高40度以内都属于正常范畴,但提醒大家要注意的是主板测温的准确度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高,在BIOS中所查看到的CPU温度,只能供参考。其实CPU核心的准确温度我们并无法测量,不过只要电脑能够正常工作,没有频繁死机等问题的话,也就不必多虑罢了。CPU温度除了用主板自带的测温装置测定之外,我们还可以由CPU的输出功率和风扇功率来估算。
[1] [2] [3]
随着CPU主频的提高,散热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散热情况不好已经成为导致CPU出现故障的头号杀手,这种故障多表现在开机运行一段时间后系统就会频繁死机或者重新启动。要解决好CPU散热问题,不仅要根据CPU的发热情况购买符合规定的散热风扇,比如纯铜涡轮风扇、高速滚珠风扇(一般的滚珠风扇用嘴轻轻一吹就会转动起来、而且无噪音)等,还要注意散热风扇的正确安装使用。
由于现在的CPU发热量越来越大,核心面积越来越小,从技术角度上讲,由于风冷散热系统的热容量及散热效率有限,导热介质的作用被人们越来越重视了。因为制作再精良的散热片直接和CPU接触难免都有空隙出现,而导热介质就能够填充CPU与散热片之间的空隙并传导热量,擦与不擦合格的导热硅脂,据测散热效果可以相差一倍以上。当前的CPU尤其是AMD系列,如果不注意导热硅脂的问题就很容易发生烧毁CPU危险。所以CPU风扇的运行情况我们应经常注意检查,最好定期清洁并添加润滑油。除了CPU本身的散热,对整个机箱的散热也不可忽视,应采用体积宽大,设计合理的机箱。
二、内存常见故障的处理
1、故障的判断与处理
由于内存安装不当或有严重的质量问题往往会导致开机“内存报警”,是内存最常见的故障之一。在开机的时候,听到的不是平时“嘀”的一声,而是“嘀,嘀,嘀...”响个不停,显示器也没有图像显示。这种故障多数时候是因为电脑的使用环境不好,湿度过大,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内存的金手指表面氧化,造成内存金手指与内存插槽的接触电阻增大,阻碍电流通过而导致内存自检错误。这类内存故障现象比较明显,也很容易通过重新安装或者替换另外的内存条加以确认并解决。在取下内存条后,应注意仔细用无水酒精及橡皮将内存两面的金手指擦洗干净,而且不要用手直接接触金手指,因为手上汗液会附着在金手指上,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再次造成金手指氧化,重复出现同样的故障,安装时可多换几个内存插槽。另外,我们还应用毛笔刷将内存条插槽中的灰尘清理掉,然后用一张比较硬且干净的白纸折叠起来,插入内存条插槽中来回移动,通过该方法让纸张将内存条插槽中的金属物擦拭干净,然后再安装内存条。同时要仔细观察是否有芯片被烧毁、电路板损坏的痕迹。另外某些老内存(如EDO内存),安装时必须成对使用。而Rambus内存必须要将主板上的内存插槽插满才能正常使用,如果没有插满,就需要使用一个与Rambus形状类似的专用“串接器”插在空闲的插槽上。
因内存质量不佳或损坏而导致的系统工作不稳定故障,是电脑维修过程中,遇到的最多的问题了。比如系统频繁出现“篮屏死机”和“注册表损坏”错误或者Windows经常自动进入安全模式等。比如遇到“注册表错误”时,我们可以进入安全模式,在运行中敲入“MSCONFIG”命令,将“启动”项中的ScanRegistry前面的“V”去除,然后再重新启动电脑。如果故障排除,说明该问题真的是由注册表错误引起的;如果故障仍然存在,基本上就可以断定该机器内存有问题,这时需要使用替换法,换上性能良好的内存条检验是否存在同样的故障。有时候,长时间不进行磁盘碎片整理,没有进行错误检查时,也会造成系统错误而提示注册表错误,但对于此类问题在禁止运行“ScanRegistry”后,系统就可以正常运行,但速度会明显的变慢。解决此类故障除了更换内存条以外,还可以先尝试调整主板BIOS中内存的相关参数。如果内存品质达不到在BIOS中设置的各项指标要求,会使内存工作在非稳定状态下,建议在BIOS中逐项降低CAS、RAS等参数的设置数值。假如您的内存并非名牌优质产品,最好选择默认设置为“SPD”,即“自动侦测模式”。在SPD模式下,系统自动从内存的SPD芯片中获取信息,所以理论上说,此时内存的工作状态是最稳定的。
在大多数内存同步工作模式下,内存的运行速度与CPU外频是相同的。但现在很多主板都支持“异步内存速度”,也就是说两者的工作频率可存在一定差异。以典型的VIA KT333主板为例,进入BIOS后找到“DRAM Clock(内存时钟频率)”选项,即有“Host Clock(总线频率和内存工作频率同步)、Hclk-33M(总线频率减33M)、Hclk+33M(总线频率加33M)等三种模式。如果内存工作不稳定的话,当然可以将内存工作速度设定得低一些。
2.兼容性故障的处理
内存是电脑中最容易升级的配件之一。由于我们使用的电脑是由不同厂商生产的产品组合在一起的,不兼容性成为用户最为关注的问题。因为升级不当,就会导致出现系统工作不稳定、内存容量不能完全识别,甚至不能开机等一系列故障。
在升级过程中,内存的混插往往会出现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因为单面和双面内存混插造成的。双面内存往往需要占用两个“BANK”,而一些旧型号的主板可能存在兼容问题(像INTEL的LX/BX/810/815等老主板),就只能识别一半的容量。就单、双面内存的认识也想多说两句,其实它们的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区别也很小,只不过最重要的是要看哪种封装被主板芯片组支持的更好。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同等容量的内存,单面比双面的集成度要高,生产日期要靠后,所以工作起来就更稳定罢了。另外大家很关心两种不同规格的内存条是否能够在同一主板中使用,实际上不同厂家、不同型号、不同速度的内存条是可以一起使用的,但对系统的稳定有一定的影响,尤其将会影响到超频性能。所以用户在使用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内存条时,应该尽量选择相同品牌和型号的产品,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内存条不兼容的现象。如果无法购买到与原内存条相同的产品时,应尽量采用市场上口碑较好的品牌内存条,它们一般都经过严格的特殊匹配及兼容性测试,在元件、设计和质量上也能达到或超过行业标准。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品牌内存条都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再有,使用时应注意在主板BIOS中将有关内存的参数可以设得保守一些,比如在DDR266的内存和DDR400内存混用的情况下,可将各项内存参数按DDR266的要求进行设定,同时应将SPD功能禁用,以免引起混乱。
另外,我们经常讲的“双通道内存”实际上是一种主板芯片组技术,与内存本身并没有多大的关系。目前主要有nVIDIA的nForce2和Intel的i865/i875等芯片组支持双通道技术。在i865/i875主板上要实现双通道内存技术,必需使用规格及容量相同两条或者四条内存。只有严格按DIMM1+2(主板只有两条内存插槽)、DIMM1+3、DIMM2+4以及DIMM1+2+3+4这四种内存安装方式,才能建立双通道模式。而在nForce2系列主板上组建双通道内存模式时,对内存容量乃至型号并没有严格的要求,用两条或三条内存都可以,只要保证DIMM1中插有内存,DIMM2、DIMM3中任意位置插有一条或两条内存,皆可打开双通道。使用非常方便。在建立了双通道模式后,我们可以在启动时的BIOS信息中看见双通道内存的标识。
[1] [2] [3]
更多内容请看操作系统常见故障解析 数据库处理专题 网络故障手册专题,或
(出处:http://www.sheup.com)
[1] [2] [3]
数据库处理专题 网络故障手册专题,或
(出处:http://www.sheup.com/)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