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染毒软盘DIR操作会导致硬盘被感染 如果计算机的内存没有病毒,那么只有在执行了带有病毒的程序(文件)后,才会感染计算机。而DIR命令是DOS的内部命令,不需要执行任何外部的程序(文件),因此对染毒软盘进行DIR操作不会感染病毒。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计算机内存已有病毒(或者说计算机已染毒),如果对没有染毒的软盘进行DIR操作, 就可能感染软盘。说可能会感染是因为有些病毒不会通过DIR操作传播。 将文件改为只读方式可免受病霉的感染 某些人认为通过DOS的外部命令ATTRIB,将文件设置为只读会十分有效地抵御病毒。 其实修改一个文件的属性只需要调用几个DOS中断就可以了,因此说ATTRIB命令对于阻止病毒的感染及传播几乎无能为力。 病毒能感染写保护的磁盘 由于病毒可感染只读文件,不少人由此认为病毒也能修改在写保护磁盘上的文件。事实上,磁盘驱动器可以判断磁盘是否写保护,是否应该对其进行写操作,这一切都是由硬件来控制的,您可以物理地解除pc的写保护传感器,却不能用软件来做这件事。 如果您的软驱是正常的,而软盘的写保护一次也没有取下来,绝对不会感染病毒。但是如果您取下来了,并且用带毒的机器DIR过,则完全有可能感染病毒。注意这个DIR是从机器向软盘感染病毒,而不是把病毒从软盘传染到机器。 写保护和文件只读方式不同,设置文件只读方式是通过计算机,所以病毒能插上一手,可是写保护非要人手参与不可,病毒可没办法把写保护弄掉。计算机不能对写保护磁盘进行改写,这是任何操作都无法改变的(除非您把驱动器弄坏)。 反病毒软件能够杀除所有已知病毒 病毒感染方式很多,有些病毒会强行覆盖执行程序的某一部分,将自身代码嵌入其中,以达到不改变被感染文件长度的目的,被这样的病毒覆盖掉的代码无法复原,因此这种病毒是无法安全杀除的。 病毒破坏了文件的某些内容, 在杀除这种病毒后是不能恢复文件的原貌的。
使用杀毒软件可以免受病毒的侵扰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杀毒软件,都只能在病毒泛滥之后才“一展身手”。 但在杀毒之前病毒已经造成了工作的延误、数据的破坏或其他更为严重的后果。所以,应该选择一套完善的反毒系统,它不仅应包括常见的查、杀病毒功能,还应该同时包括有实时防毒功能,能实时地监测、跟踪对文件的各种操作,一旦发现病毒,立即报警,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被病毒感染的机会。 磁盘文件损坏多为病毒所为 文件的损坏有多种原因,电源电压波动、掉电、磁化、磁盘质量低劣、硬件错误、其他软件中的错误、灰尘、烟灰、茶水,甚至一个喷嚏都可能导致数据丢失。以上所举对文件造成的损坏,会比病毒造成的损失更常见,更严重。
如果做备份的时候,备份了病霉,那么这些备份是无用的 有两种情况:①软盘备份:备份中含有引导型病毒。这种情况下,只要不用这张软盘试图启动您的计算机,它将和无毒备份一样安全。②磁带备份:备份中的数据文件中不会有病毒,如果其中的可执行文件中含有病毒,那么执行文件就白备份了,但是备份中的数据文件还是可用的。 反病毒软件可以随时随地防范任何病霉 很显然,这种反病毒软件是不存在的。新病毒不断出现,要求反病毒软件必须快速升级。对抗病毒,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安全策略和一个完善的反病毒系统,用备份作为防病毒的第一道防线,将反病毒软件作为第二道防线。 同时, 软件的及时升级是加固第二道防线的唯一方法。使用反病毒软件是为了辅助防毒,它不可能是刀枪不入的保缥。
能杀毒的就行”和“有一个杀毒软件就够了” “能杀毒的就行”和“有一个杀毒软件就够了”,这是一部分人在选择杀毒软件时的想法。一种常见的情况是,当您的计算机不正常时,找来一大堆杀毒软件,不管是正版还是盗版,能查能杀病毒就是好样的。其实很多计算机的故障并不是病毒导致,这样,很多的杀毒软件都“无效”;另一种更常见的情况是用户一般并不注意“查毒”与“杀毒”的区别,使用某种杀毒软件时,首选“杀毒”操作。于是,当它用这种杀毒软件将系统“杀毒”了一次以后,用其他杀毒软件,就再也找不到病毒了,那就认定这个软件是最好的。 目前还没有一个杀毒软件能囊括所有病毒而杀之,这是谁也做不到的。由于各种病毒标本的来源不同,再加上程序编制者的实力有别,总存在一种软件能查杀的病毒,别的软件却不能查杀。或者由于一些程序BUG(程序错误), 使某些软件本来可以查杀的病毒,在它的一些版本中却不能查杀或误查误杀了。所以一般不建议用户革一的选择一种杀毒软件。 在选择杀毒软件时,请首先抛开您所有关于“好”与“不好”的成见,也拒绝广告词上的种种诱惑,认真地去了解一下杀病毒软件厂商在技术实力、服务质量、软件性能等方面的东西。特别应该了解软件厂商在升级、退货、损坏更换等方面的措施和承诺的可信度。同时,您应该请厂商直接阐述一下他们在广告中的各种术语的具体含义,要知道,这是您作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现在的反病毒软件市场就像“战国时代”,各家都说各家好。但消费者感到不放心,到底用谁的软件好?只用一个好还是用几个好?世上没有“万灵丹”,一个软件再好,也不是所有的病毒都能杀,不能“包治百病”。各软件厂家获取病毒样本的时间不同,因此,在每一个时间段,各软件厂家都是各有侧重,只有一个不保险。除了“万能的主”之外,这个世界上恐怕再也找不到万能的东西了。为防止“重复建设”,专家认为,选购两个优势互补的反病毒软件即可,这是提高“安全系数”的最佳方法。千万别把好几个反病毒软件都在同一台计算机上安装,大多了没必要,而且有可能出现相互之间抢占资源、判断失误、死机等问题。
发现CMOS中有病毒 CMOS是微机中的一种特殊存储器,记录了微机的硬件设置参数及系统日期时间。开机密码等重要数据。由于CMOS设置十分重要,所以可能成为计算机病毒破坏攻击的目标。目前确实已发现了改写CMOS的“CMOS设置破坏者”病毒,但在CMOS中并不存在病毒。 有时,机器发生问题,问题出在CMOS设置上,有人认为,这是躲藏在CMOS里面的病毒!因而误认为杀毒软件不行,采取对CMOS存储器又是放电、又是短路的措施,重新设置CMOS参数后,机器恢复了正常,从此确信CMOS中有病毒。这种行为及其危险,很容易将主板搞坏。我们说“CMOS设置破坏者病毒,不等于CMOS中有病毒!病毒不能将自身自动传染到CMOS里面而存留和被激活!”,“病毒可以将CMOS设置改变或加密,但用户也可以重新设置和恢复。” 某些情况下,如CMOS电源不足、外界电源冲击性波动、软件崩溃、硬件不稳定、操作上的失误、病毒改写等都会导致CMOS设置紊乱,也可以说,是紊乱性加密,因而,造成机器不能引导或不能正常工作。这时,一般情况下可以重新对CMOS设置和用专用软件来清理紊乱性密码,然后再设置正确参数。 CMOS中不会有病毒寄生,因为: (1)CMOS是通过I/O读写与cpu交换数据的,CPU的物理机能决定了只能读写CMOS的数据,不能把CMOS中的数据当作指令代码来执行。而病毒想要工作的话就一定要执行其程序码,但CMOS只是用来存放数据的,在CMOS中的数据不是可执行的,所以并没有CMO5病毒,只有会破坏CMOS数据的病毒。 (2)如果把一段病毒程序写入CMOS,则必然破坏微机的硬件设置以至于微机根本不能运行,存储在CMOS中的“病毒程序”将毫无作用,病毒不能在CMOS中蔓延或藏身于其中。 (3)CMOS的有效存储容量只有128个字节,不足以容纳病毒。可见CMOS不具备病毒寄生和被激活的条件,不可能有病毒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