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主观评价,个人对主观评价音质的一点看法

个人对主观评价音质的一点看法 - 电脑诊所 - 电脑教程网

个人对主观评价音质的一点看法

日期:2006-03-29   荐:
    大家对不同机器的音质表现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许多人阅读了以后反而迷茫不知道买什么好了,所以发表一点自己的想法,因为自己水平的限度,个人的理解程度也就到此了。  同样的音乐的每个人听后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我分析的原因:      1,每个人在对音质的理解方面有所不同,每个人听过的机器不尽相同。(举例,我小时候听过aiwa一个很经典的磁带随身听,它的低音很震撼,有力而又柔软,可惜那台机器不是我的。从那以后我一直追求这种感觉的低音,但是人和人有分别,有的人可能还是喜欢比较有硬度的低音),所以对“好音质”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比如韩系iriver和日系品牌听起来的不同,松下和sony的cd机的不同,sony自己不同时代的cd机的不同,不同的机器可能适合不同的人。      2,喜欢唱片类型的限制,比如:古典?摇滚?不同的机器可能听不同类型的音乐给人的感觉也是不同,不同的机器可能也适合不同类型的音乐。其实跟机器本身的素质也有很大关系,不一定真实还原的音色是最好听的,(我们一般不会得到真实的声音,只有唱片公司才有,即使我们使用监听级的设备来播放,但是唱片本身却是处理过的。)所以客观看待机器本身或者耳机的音染的存在是必要的,但是最好要对适合的音乐类型有所划分,不好一概而论。      3,其他客观存在造成的听觉差异:唱片录制方法对不同机器播放出来的品质的影响,耳机的搭配问题。      其中人的差异造成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也就是为什么大家评测的时候对不同机器有不同的偏爱的原因。 不得不承认iriver的cd的异军突起,确实让我们购买cd随身听又多了一条选择。 但是有相当的朋友还是适应日系产品听起来的感受的。 个人对设备音质主观评价的一点想法(就设备音质的比对来讲):      1,个人听感最重要,走自己的路。可以发表看法,但不可压制别人的观点,培养听感最直接的方法是多听多对比,找到适合自己的听觉感受。(不一定是很大众化的,也许你有独到见解)      2,特殊音乐类型的听感培养,有时候扯到音乐艺术素养方面,比如有些高手喜欢用古典交响作品对机器做出评价,首先建议喜欢古典音乐的朋友如果有机会可以尽量去音乐厅欣赏现场演出(相信喜欢hi-fi的人应该不是没米的人,此外许多地方的“普及型交响音乐会”票价也只有20,50元也很划算),听到原始的比较真实的声音对以后欣赏唱片中的内容也会有所帮助,比如对音乐中譬如“干涩”“潮湿”方面的理解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因为这些都是“相对”而非“绝对”的因素,所以听听真实的演出也可以帮我们建立一种比较客观的“欣赏观”,听一些经典古典唱片也是不错的选择,既然被认为是“经典”不仅仅说明乐队演奏的好,还说明录音方面有水平,所以唱片中的“干”或“湿”被唱片制作者把握在公认的比较好的程度上了。  但唱片里的声音必定和真实演奏的声音有多不同,唱片是需要处理的,比如增加混响,激励器或者其他个各种效果,所以欣赏经典唱片也很必要,“英国企鹅唱片评鉴”是古典音乐唱片方面的一个很好的参考,又比如大家喜欢用蔡琴的唱片用她的歌声来评测机器对人声的诠释。      3,也可以选用一些录制比较经典的唱片,有机会的话多卖hi-fi设备的地方去用一些公认的高端hi-fi设备上,去听去比对,去理解那些设备为什么高端,为什么贵。     4,理论参考,一些的书籍和专业杂志的文章还是看看比较好,有一些很好的文章。      推荐一本书:《音质主观评价》北京广播学院录音系的课本,在广院的书店可以买到。讲解对唱片或者设备评价方面的知识。

(出处:http://www.sheup.com)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