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显卡 独立显卡,集成?独立!谈入门级用户如何选显卡

集成?独立!谈入门级用户如何选显卡 - 电脑DIY - 电脑教程网

集成?独立!谈入门级用户如何选显卡

日期:2007-11-07   荐:
  对电脑整体性能的衡量,除了处理器部分的性能、内存的速度和容量、平台的扩展性能等主要的因素考虑以外,显示性能也越来越受到不同类型的装机用户的重视。如今不少的应用程序对都对平台的显示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不少新上市的大型游戏,更是只有中高档的显卡才能“伺候”妥当……这一残酷的现实,给很多预算本来就不高的穷人玩家在提出了一道新的难题。

  具体来说,入门级装机用户在考虑自己平台搭建的时候,也会经常遇到这样的一种犹豫,在预算本来不太多的前提下,究竟是选一块低端显卡更好呢?还是直接选一块高集成度的主板为上呢?这本来就没有一个十分标准的答案。很多人会说,因应自己的需求的选择就最合适了。然而,这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很空泛的说法,如果是一些对DIY了解并不太深的用户,他们又如何能够认清自己的需要呢?又或者它们即便是清楚了自己的需要,又应该如何去把适合自己的产品一一对上号呢?所以低端入门级用户应该选集成主板还是低端显卡的考虑,这尽管只是一个小小的“议题”,但要做到综合的权衡,也确确实实是一个十分值得考究的问题。

  因此,接下来的文章主要部分,笔者会就集成主板显示芯片和低端独立显卡它之间的优劣对比进行一番详尽的分析,也希望借助这样的分析,网友们能够清楚当前两类产品的市场状况以及自身的需要,制定一个合适自己的廉价显卡解决方案。

  一、集成主板与低端独立显卡的可比性:

  独立显卡和整合显示芯片组本来就是两个属于不同领域的范畴,那么为什么在低端装机消费者的考虑当中,它们会成为两个相互对立的选择方向呢?从广泛的角度的去分析,对于那些预算本来就比较紧张的买家而言,显卡部分不可能有很大笔资金的投入,一些400元以下的低端独立显卡或者是直接选择整合主板,才是有效达致平台搭配均衡的好办法,至于综合起来两者的可比性具体在什么地方,笔者认为主要分成以下两点:

  1、成本方面

  市售低端的独立显卡400元以内都能买到,到了4XX元的价位,就能达到7300GT的水平,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也都属于中低端类别了。因此尽管400元以下的低端产品有很大一部分是属于上一代濒临淘汰的产品,又或者是性能档次远低于主流定位的GF7、X1300系列产品,要满足超级游戏发烧友的要求当然不可能,但是用来应付一两年前发布的大型游戏,效果还可以的。至于集成主板方面,目前很多市售主流产品的价格比同档次的非整合主板持平或者略高一点,而来自一线大品牌的整合主板则常常会比非整合产品贵100元左右。表面上看,选择集成主板的用户似乎不用为外加的整合显卡“买单”,但是由于主板的内存、多媒体扩展性能档次会相对有所下降,这就相当于整合显示芯片组的成本就以另外的一种负担形式体现在用户身上了。所以说,选用低端显卡和选用整合芯片组主板的用户,他们的成本差距都不会太大。

  2、性能方面

  独立显卡和整合显示芯片组之间的性能肯定存在差距,但是它们之间的差距到底有多大,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说法。眼下,新的整合芯片组层出不穷,过去的AMD平台下的C51G芯片组依靠着GF6200TC级别显示核心,一举打破了集成显卡游戏性能低下的老“规矩”,后来nVIDIA方面加推的C61系列更是在保证了显示核心性能大致不变的前提下,对应不同类型的整合用户再对市场进行细分;而AMD 690G内建的X700级别显示核心,更是将整合主板的显示性能综合表现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至于INTEL平台上,945G系列以及日后将普及的G965芯片组,其内建的GMA950、GMA3000核心显示性能也是相当不俗。总的而言,整合显卡已经摆脱了过去尴尬的角色,它们所对应的使用人群不再是纯粹的办公用户,而是对性能要求有了一定提升、用途更广泛的家庭、学生用户。而它们和独立显卡的性能差距,也会变得更为接近。

二、低端独立显卡面面观

  既然认识了两个准备角力的对手,那么我们还得清楚它们内部会有哪些成员,以及它们所具备的真正实力,这样消费者们选择的过程才会更加有底。低端显卡也就是目前市场上基于250-400元价位下的产品,虽然它们已经不属于市场的主流,但是由于新旧产品混集,不同价位产品的构成情况还是挺复杂的。

  首先是300元以下的产品,它们基本属于市场上完全被淘汰的类型,如部分来自二三线厂商的X550系列和6600LE等,较低的管线配置和频率档次水平,以及只算一般的做工质量,可以说,它们的性能只能算是比主流的集成显示芯片好一些,用一些低分辨率跑一些主流游戏效果还算勉强可以接受,但是再去面对更加复杂和高要求的应用,基本就无法适应了,因此从一个侧面去看,它们几乎已经成了市场上可有可无的鸡肋产品。

  至于300-399元的产品,其中一个很主要的部分是上一代过气的主流产品,其中有像6600标准版、X700、X800GTO、X800XL,从管线数量上去衡量,它们基本能够配得上主流的要求,对它们提供支持的也有不少是通路厂商,做工用料也算是中规中矩,只不过有最重要的一点,它们所支持的特性和最新的特效水平起码要差了一个档次,而频率方面和当前动辄达到过千的水平相比也是小巫见大巫,也正是这些因素,限制了它们无法继续在市场上发光发热,而它们也只能依靠低价政策来体现属于它们的市场“余味”。

  另外一部分3XX元级别低端显卡产品,是来自nVIDIA GF7系列以及ATI X1000系列的入门级产品,如7300LE、7300GS、X1300标准版、X1300Pro,虽然最新的特性以及一些高清视频增强效果和技术它们都一并具备,但是关键的管线配置,它们的表现都不如人意,而且像730OLE、7300GS的64bit显存带宽,X1300标准版、X1300Pro较低的频率,也是一些不能忽略的缺陷,综合上述这些因素,它们就很难和目前的主流显卡接轨,低价策略也就变成了唯一的出路。

三、主流集成显示芯片组对对碰 

  前面笔者已经简略地概括出目前基于AMD和INTEL平台分别有哪些主流的整合主板,为了让读者们更加细致地清楚产品的具体特性,笔者就对应着不同的显示芯片组所支持的特性继续进行详细的介绍。

[1] [2] [3]  


  INTEL平台部分,945G和945GZ是最为常见的INTEL平台整合主板,从低端的赛扬D到高端的800Mhz Core2 CPU,它都“通吃”。至于逐渐老去的915G系列,还有由于多种原因(包括驱动完整性问题、成本问题)而未能普及的G965,除非是遇到十分突出的产品,否则就不应列入主要考虑范围里面。945G只是比945GZ多增加了支持1066Mhz前端总线、DDR2 667内存,扩展性能也强大一些,其他方面基本一致。它们均采用GMA950整合显示芯片组,支持Direct9.0b,OpenGL 1.4等特性,拥有四条象素管线和一个顶点着色单元,部分测试表现都和低端独立显卡的表现不相上下,相比过去的GMA900芯片有了比较明显的进步,所提供的PCI-E 4X显卡扩展槽带宽,并不会给日后添置的独立显卡带来太明显的性能损失。

  AMD平台上整合主板产品的构成会是比较复杂一些,其中最最主流的就是来自nVIDIA的C51G/C61系列芯片组。它们内建的是达到6200TC级别的显示核心,其中C51G和C61P的显示核心参数基本一致,都是支持DirectX 9.0c和Shader Model 3.0,拥有两条象素渲染管线和一个顶点着色单元,核心频率威425Mhz,最大可共享256M系统内存,而且支持完整的PCI-E 16X外置显卡扩展,至于C61S和C61V则是在此基础上把频率降低到375Mhz,所支持外置显卡的运行带宽分别只有PCI-E 8X和1X,显示性能和扩展效果会有所的削弱。但总的来说,C51G/C61主板显示芯片组的图形处理性能相比INTEL GMA950显示核心更加强悍。


  AMD 690G主板,绝对是一款市场的新生代,其整合的X1250显示核心,支持DirectX 9和Shader Model 2.0效果,以及X1000系列独立显卡才具备的AVIVO视频增强功能,使得AMD 690G可具备720P或1080i的高清视频硬件解码的能力。另外,它拥有四条渲染管线和两个顶点着色单元,核心频率达到400Mhz,支持HDMI输出和完整的PCI-E 16X外置显卡扩展,而且在新上市的AMD 690G主板中,基本都普及了DVI接口。可以说,从视频多媒体的角度出发,AMD 690G的技术标准是走在最前的。不过,从整体性能去衡量,AMD 690G并没有像很多宣传字眼所描述的那样,性能比C51G/C61系列领先很多,常见的应用环境下AMD 690G还是和它们大体持平,只不过在一些特定的办公环境或者是视频输出环境下,AMD 690G才体现出应有的优势,所以笔者认为,AMD 690G作为新品,但对于它在市场上以及实际性能的定位,消费者们还是应该以一种理性的态度去定位和看待。


四、面对矛盾,应如何取舍? 

  前面的部分,都已经对本文所讨论的两类产品在市场上的实际货源进行了一番对比分析。当然,有不同应用需求的用户,都有不同的取舍,笔者把它们大致分成两类倾向,同时也列举出在不同的选择倾向下还哪些涉及到要注意的问题。

  1、X800XL:穷人玩家钟情游戏的首选

  笔者在前面提到过很多种399元以下的低端显卡,有特性过时但管线配置突出的,也有特性主流而管线配置档次较低的,其实笔者认为,像DirectX 9.0C、SM3.0等特性,在GF7300LE、GF7300GS、X1300等产品身上根本无法完全发挥它们的威力,毕竟基础性能都做不好,就去追求高特性,俨然有点本末倒置的味道。换一个角度去说,在中端以上级别的产品当中,这些新特性的效果才能有足够强大的施展舞台。相反在中低端级显卡价格还远高于穷人玩家们成本上限的前提下,牺牲先进特性转而考虑管线配置相对较高的廉价显卡,对性能的提升作用无疑更加明显。

  基于这样的观点,笔者认为X800XL就是最佳的首选。毕竟399元的X800XL尽管内存容量缩减为128M,但是16条象素管线、6个顶点着色单元,256bit显存带宽、400/700Mhz的频率水平等参数都全部得到保留,在画面效果要求不太严格的游戏场景下它的性能也不会差于主流中低端产品,相比其他6600系列、X700系列以及GF7300LE、GF7300GS、X1300等新品性能都要强,对于那些预算不太高而对游戏又比较钟情的穷人玩家而言,它们还算是一类理想的选择。

  2、整合主板:有广泛的适用人群,实用性更高。

  其实除了某些玩家对游戏性能的侧重,笔者还是觉得大部分的入门级装机者都应该优先考虑整合平台。因为如果电脑更多地处于一种办公、影音播放、上网等相对普通的应用状态下,独立显卡存在的意义也不大。加上整合显卡的整体性能水平相比过去已经有了大幅的提升,已经能满足日常办公、家庭应用需求,和低端独立显卡的差距也更小了。再者,整合主板基本提供了PCI-E 16X物理接口的显卡扩展槽,除此以外其他部分的扩展性能还算可以,用户们只需要因应自己的需求合理控制PCI-E 16X物理显卡插槽所能获得工作带宽就可以了。

  除了从实用的角度出发,我们还应该从金钱角度上去衡量。经过前面一系列的叙述笔者得出结论,选用一块三百来元的独立显卡和直接使用整合平台的综合成本差距大概是200元左右,如果用户们的预算并不是紧张到非得回收这200元不可,那么笔者认为将它投资到平台的其他部分会是一种更明智的做法。毕竟普通的家庭、办公用户在不需要刻意提升显示性能的前提下,把多出来的200元投资到内存、硬盘、光存储等配件身上,便可收到立杆见影的成效。整个平台的性能或者是多媒体扩展性会马上提升一个档次,这种升级后的差别即便是不能立刻让用户感受得到,但在日后应用越来越广泛、对硬件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作为用户的你肯定能够体会到其中的快感和便利的。

 [1] [2] [3]  


3、合理应用,合理转移投资 

  说到这里,其实就是一个合理转移投资的问题。把从显卡部分剩下来的钱投资到其他地方,当然是好事,但是也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升级,好像盲目地投资到处理器上,但其他部分配件还没有跟上,这样的投资也等于白搭,绝对是要不得的。在文章的最后部分,笔者尝试一下为网友们出谋划策,看看这节省出来200元钱怎么样才算是花得其所。

  其一:投资内存。目前入门级整合平台标配的内存容量是512M,而市场上名牌的512M DDR2 667已经接近250元,如果我们把钱投资到内存上,升级到1G内存,整个平台的处理性能肯定能大幅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免却了日后再去升级的烦恼。而面对着华丽的Vista系统,自然也不再是只有“望门兴叹”的份了。

  其二:投资硬盘。大硬盘的好处不用多说大家也都知晓,如果你本来的预期是配个160G SATAII硬盘的话,那么你也可以考虑加上100元多一点的投资,买个250G SATAII硬盘,现在即便是搭配16M缓存的250G SATII硬盘售价也在600元以内,质保也比较完善,性价比十分高。A

  其三:投资DVD刻录机。如果你原来的打算只是配一个普通的DVD-ROM的话,那么多出来的资金可以考虑把DVD-ROM换成DVD刻录机,如今全能型的DVD刻录机都在299元附近,使用SATA接口的也是300元多一点。假若你是一个对数据备份、数据共享比较看重的用户,升级到DVD刻录机看来就是必须的了。

  其四:投资升级到19寸宽屏液晶。低端配置为显示器部分所预留的资金往往只够买一台17寸液晶。可是现在19寸宽屏LCD和17寸液晶的价格已经越来越接近了,二线品牌已经卖到了1500元以下,像明基、LG、三星等一线品牌产品也在1599-1699元之间,吸引力是相当大的。毕竟,宽屏液晶在网页浏览、视频播放方面能所给用户带来的是一种截然不同的全新享受。

  笔者总结:在很多人的DIY消费观念里面,只有有足够强大的资金基础,配件的搭配才会拥有足够的灵活性。但其实这样的说法是有点片面的,从笔者的这个讨论对比专题中就可以充分说明,低端入门级的配置同样也能在相应的配件部分体现出能够符合用户需求的灵活性。关键的是怎样去把握市场的整体产品格局,怎样把握每一类你所要挑选的产品的优缺点。

(出处:http://www.sheup.com)


 [1] [2] [3] 


  其三:投资DVD刻录机。如果你原来的打算只是配一个普通的DVD-ROM的话,那么多出来的资金可以考虑把DVD-ROM换成DVD刻录机,如今全能型的DVD刻录机都在299元附近,使用SATA接口的也是300元多一点。假若你是一个对数据备份、数据共享比较看重的用户,升级到DVD刻录机看来就是必须的了。

  其四:投资升级到19寸宽屏液晶。低端配置为显示器部分所预留的资金往往只够买一台17寸液晶。可是现在19寸宽屏LCD和17寸液晶的价格已经越来越接近了,二线品牌已经卖到了1500元以下,像明基、LG、三星等一线品牌产品也在1599-1699元之间,吸引力是相当大的。毕竟,宽屏液晶在网页浏览、视频播放方面能所给用户带来的是一种截然不同的全新享受。

  笔者总结:在很多人的DIY消费观念里面,只有有足够强大的资金基础,配件的搭配才会拥有足够的灵活性。但其实这样的说法是有点片面的,从笔者的这个讨论对比专题中就可以充分说明,低端入门级的配置同样也能在相应的配件部分体现出能够符合用户需求的灵活性。关键的是怎样去把握市场的整体产品格局,怎样把握每一类你所要挑选的产品的优缺点。

(出处:http://www.sheup.com/)


 [1] [2] [3] [4] 

标签: